一夜之间,朋友圈都在养蛙了,都像一个老母亲,青蛙宅在家,就抱怨天天就知道吃饭、看书、睡觉。而青蛙一旦出门,就担心会不会在外面遇到什么危险?蛙饿不饿?蛙渴不渴?蛙为什么不给我寄明信片?蛙又会让朋友带什么特产?
现在不需要任何的编程技术,自己就能通过应用公园类的APP在线制作平台,快速轻松制作一款手机APP,周期、成本等还可以节约90%左右。
1、深入刻画的“孤独感”
一个人看书、一个人旅行、一个人发呆、一个人......对于很多80、90后来说,都有很多类似的经历,通过这个游戏表达出来。不需要复杂的语言描述、仅仅通过明信片的载体,讲故事浓缩,唤醒一代人的共鸣。
通过这样的代入感,让用户在情感上产生了依赖。
2、抓住女性群体的情感
这款游戏的主要人群就是少女,“从少女到老妈,你只需要一只蛙”,让无数女性用户提前体验到养“娃”的感觉。对比传统的游戏,需要大量的操作技巧、复杂、暴力,男性思维为导向。而这款“佛性”慢游戏,与平常所见的游戏形成强烈的对比。
自己可以给自己的“蛙”起名字,出行准备背包,蛙在不在家都要给它准备好食物等等,把握了每个人对情感的潜在需求,例如:被认可,被赞赏,被需要,被依赖等等……旅行青蛙正是利用了这一点,将本我意识无限放大,用短短时间就俘获了用户的心。
3、简单而又令人期待的故事性
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,看完一篇文章、一片电影,大家很难回想全部的内容框架,但是对其中的某个故事、某个片对会记忆犹新。
旅行青蛙这款游戏,通过简单而不同的明信片,让用户可以联想到非常丰富的故事情节。
4、爱不释手的萌系画风
简单的线条,轻松的手绘画风,舒服的画面配色,小青蛙的形象设计不仅具有明显的辨识度,极简的视觉在移动端的呈现也是非常舒服的,即便刷屏也不会让人产生厌烦感。
除此之外,萌系的形象和小青蛙说走就走,略显“叛逆”的性格也在游戏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。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个人化的情感被无限放大,一个小的需求通过手机APP就能汇集成一个大的市场。在传播过程中,用户的自己表达的观点、身份、态度等等,分享、**、评论,成为一种社交方式,成为这款APP手机游戏推动传播的重要的因素。你的蛙现在在干什么呢?